查看原文
其他

让中国长江经济带及周边地区的发展益于自然

亚洲开发银行 亚洲开发银行 2023-04-05

中国安徽省的生态旅游业支持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保护。图片:余澳雄(Au Shion Yee)


河南省邓州市湍河治理工程。图片:拉宾德拉·奥斯蒂(Rabindra Osti)


重庆市梁平区防洪护岸工程。图片:拉宾德拉·奥斯蒂(Rabindra Osti)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经济带采取了一项新的框架性计划,以实现水安全和绿色发展,同时提高环境和人民抵御风险的能力。

  • 城镇化、集约型农业生产和工业扩张对中国长江经济带的水资源产生了重大影响,给居民带来了健康风险,并加大了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风险。   

  • 只有通过综合性流域和洪水风险管理,才能使长江流域长治久安、繁荣发展。

  • 长江经济带可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更加全面综合的方式解决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的典范。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这一灾难性事件提醒我们,地球上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并且这个系统非常脆弱。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东亚局局长詹姆斯·林奇(James Lynch)指出:“要让人与自然这一系统恢复平衡,建立更绿色的增长模式,就不能将保护区域公共产品和尊重生物物理边界视为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与亚太地区许多国家一样,长期以来一直在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之间寻求平衡。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中国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并将其作为主要途径来实现具有“丰厚经济红利”的长期增长。

“只有通过综合性流域和洪水风险管理,才能使该地区长治久安、繁荣发展。”

张庆丰,亚行东亚局环境、自然资源和农业处处长

“快速的经济增长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人民的民生福祉和生活质量,”亚行东亚局环境、自然资源和农业处处长张庆丰表示,“然而,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农业生产日趋集约化以及工业扩张严重影响到水资源,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健康风险,导致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由于机构协调不力、乡村发展和自然资源管理缺乏统筹规划,而且各省间存在经济差异,本已脆弱的生态系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长江经济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缩影


长江经济带在这方面可看做中国的缩影。该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5%,水资源总量则占36%。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为约4亿人提供饮用水,沿江湿地面积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20%。

鉴于其人口规模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中国政府已将长江经济带确定为引领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撑带”之一。在2020年5月22日于北京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要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协同保护工作。

长江流域地貌多样,有崇山峻岭,也有河边谷底,沿江地理环境迥异;然而,该地区也有不少共通之处,例如农业生产体系和农作方式不可持续、土地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水土流失严重、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基础设施陈旧或缺失,等等。 

地形复杂、土地管理措施不当以及融资机会有限导致环境大范围退化,而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又使情况雪上加霜。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地区,要应对复杂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挑战与机遇,需要创新和系统思维。解决方案就是采取新的框架性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实现水安全和绿色发展,贯彻平衡的自然资源管理,同时提高环境和人民抵御风险的能力,而这取决于各省内部及各省之间能够打破行政壁垒、加强合作与协调,也有赖于良好治理和综合规划。

河南省邓州市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图片:拉宾德拉·奥斯蒂(Rabindra Osti)


亚行对长江经济带的支持


通过这一框架性计划,亚行已投资约20亿美元支持长江经济带的总体规划,该规划旨在应对复杂的社会生态难题。知识已成为核心要素,指导着水务、土地、森林保护和河流生态保护综合景观规划等领域的政策研究。 


“只有通过综合性流域和洪水风险管理,才能使该地区长治久安、繁荣发展,”张先生指出,“‘带’的地理概念涵盖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多维联系,它超越了传统的流域集水区管理,开始转向对水资源、生态系统、海洋渔业、污染控制、海洋健康、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变化等公共产品进行更全面的保护。”

"长江经济带可以成为中国以更加全面综合的方式解决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的典范。现在,保护重要的公共产品和地球的健康正变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

詹姆斯·林奇,亚洲开发银行东亚局局长

2018年2月以来,中国中央政府决定对实施跨界流域生态补偿计划的省市给予奖励。亚行协助筹备并实施了最早的两项跨省生态补偿计划:覆盖安徽、浙江两省的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计划以及覆盖云南、贵州和四川三省的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计划。根据亚行的政策建议,《长江保护法》将加快体制改革,以促进长期财政可持续性,并加强环境保护与生计之间的联系。


为将私营部门纳入自然资本议程,2019年12月在生态补偿国际研讨会宣布的“自然资本实验室”倡议引入金融创新以支持绿色产业,如农业价值链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产品开发。该实验室尚处于早期阶段,其目标是与主要利益相关各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促进支持绿色发展和自然资本投资的金融和技术应用。 
 

长江经济带的经验教训


长江经济带的经验至少带来了三个启示。第一,解决复杂问题需要灵活变通,不能僵化。亚行高级农业和自然资源专家苏珊娜·罗伯逊(Suzanne Robertson)指出:“通过设计项目集群和加强跨省份、跨地域和跨部门的机构协调,可以改善政策的长期连贯性和实际影响。” 

第二,要实现跨部门(即水务、农业、渔业、休闲和旅游业)的共同效益,需要采取自然景观方针,在既定空间和区域范围内实施综合项目。

第三,要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需要加强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创新的金融产品不但可以促进对多部门和多用途项目的投资,包括对自然资本和可持续农业的投资,还可以通过多利益相关方交易机制来撬动私营部门投资。

“长江经济带可以成为中国以更加全面综合的方式解决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的典范。现在,保护重要的公共产品和地球的健康变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林奇先生表示,“推进更绿色、更健康的增长模式,可以重新调整人与自然这一系统,平衡二者关系,而这正是实现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未来之关键所在。”



相关阅读



长按二维码,关注亚洲开发银行
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